本帖最后由 sxa 于 2016-11-6 17:01 编辑 0 D0 R/ M' P% b6 ]( W% ]
6 V/ T* P2 ~, H5 u$ z6 h6 z0 \3 n4 q 图片来自:赵佳喜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或者电视上看过,结拜兄弟的民俗传统。在第四特区的果敢民族也有着类似的传统,但更切实际,一直流传至今。这个民俗传统叫做 “打亲家”。 打亲家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是由两个好朋友共同商量的决定。并选取一天好日子,召拢寨子里的亲戚朋友,庆祝这好日子,见证两人从崇高的友谊变成亲人的过程,在两人打成亲家后。两个人在家族中的辈分是同等的,各自以“亲家”称呼对方,家里的晚辈得尊重两位兄长,两位结拜的兄弟也得尊敬家族里的每一位长辈。一般,对方的大哥,其跟结亲家的人也应该跟着叫大哥,而自己的孩子则需要称呼结拜亲家为“干爹”。 搭桥取名打亲家,果敢族小孩若多病、父母就要为孩子更换名字。更名仪式可以在家举行,也可以到外面的溪流桥边举行。先象征性地修修桥,杀一只大红公鸡,然后等待第一位过桥的行人,请他为孩子取名。有幸成为第一位过桥的行人为孩子取名,据说是彼此的福气所在,应接过孩子,给孩子取一个吉祥的名字,做孩子的干爹、干妈,与孩子的父母结成亲家,相当于孩子的第二父母。 娃娃亲打亲家,如果两个非常好的朋友,两家的小孩是异性,双方父母会为孩子订娃娃亲,彼此称呼亲家,虽然孩子长大不一定成夫妻,但是两家的感情不会因此而断,这个亲家却一直延续。孩子恋爱了,结婚了。理所当然双方家长也成了亲家。 通过结亲家,可以把两人从友谊朋友变成没有血缘关系的至亲。增进兄弟情义,生活上都会相互照顾和扶持。 果敢民俗传统繁多,类似的还有“抓名”、“寄名”等很多,出门需谨慎,说不定哪天你就成为了人家的干爹。 9 K4 Z( ?; _5 E( H G4 X% z/ X
) j& c; f. w) k/ n+ T
4 q& U1 n8 o/ F2 E/ O
# _. \; f0 m1 y8 {# S% H$ X* M" _! P9 k) l9 n8 ?/ ?
3 W% l& t d, R
: {+ ~! Y0 _* ]) ~7 R& E L; E6 B, k3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