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w: o: s t, d1 q% }" l5 f3 m
9 Z( @( ^9 R/ A- W
西双版纳哈尼族处称啊卡、阿卡雅、雅尼、雅尼雅,解放后统称爱尼,有吉维、吉坐、阿克、补角等分支,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雅尼次方言,人口17万多,分布在资源丰富的山区半山区,以种植、养殖业为生。
- H! \4 \# P0 v; l6 L# d
哈尼族源于中国古代西北部的羌人。早在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哈尼先民即以“和夷”、“和蛮”、“和泥”、“窝泥”、“哈尼”等名称见诸汉文文献。据哈尼口碑传说:公元前3世纪,哈尼祖先“和夷”居住在今天大渡河之南,雅砻江之东所源出的连三海周围,或大渡河与金少江交汇地带。后因战乱分两路入南迁徒,一路即早先的和夷自川西南迁经昆明一带,再往南迁到滇东地区;一路自滇西北南迁。公元7—8世纪时,哈尼先民主要居住在红河中游两岸,其中一部于公元9世纪中叶再南迁,经元江、江城等地入西双版纳,遂渐分布于州内澜沧江流域和境外缅甸、老挝、泰国等地的山区半山区,成为跨境而居的独具特色的山地民族。
" r7 Z/ t+ J' V; {
3 S0 N' T- l. s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