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资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交通 农业 教育
猜你喜欢
查看: 8324|回复: 0

哈尼族

[复制链接]

348

主题

350

帖子

211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114
发表于 2016-11-14 16: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xa 于 2016-11-14 18:59 编辑   [6 C6 f5 Y3 m

7 s( x2 e% n8 G& T. f$ E
2 t! X0 h; {$ E: d1 ^
图文来源:云南网

  哈尼族:共有125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24.8万多人,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哈尼族有“卡多”、“ 尼”、“碧约”等自称和他称20多种,解放后统称为哈尼族,哈尼族的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隋唐时代,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又同被称为“乌蛮”。 

 + `+ H/ [# o& J

       哈尼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至今仍在村村寨寨蔚然成风。无论见到熟人或生人总是笑脸相迎,亲切问候。老人处处受到尊敬和照顾,平时在家里,儿子、儿媳、孙子、孙女总要拿最好的食品给老人吃,吃饭时让老人坐上席。在全寨性的节日和会餐活动中,第一口肉要请全村辈份最高的老人吃。平时谁家杀猪,都要请长者到家里做客。在长者面前,后生不能翘二郎腿,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人们对小孩也很关心,就连称呼也用“阿黑然古”(亲爱的小弟或小妹之意)。

' Y% D+ i! h& y4 b7 p1 ?
    族服饰:居住在红河地区的奕车妇女的上衣和外衣形制较为特别,外衣叫却巴,无领无襟,下摆是半圆形,两侧是圆形,开口,形似龟壳,俗称龟式裳;上衣却童,亦无领无襟,仅在左侧镶以十七个假布扣。却童要用九至十二件衣物的部分拼成,褶成梯一图案,青靛者染后涂抹一层牛皮胶,既硬实黑亮又能防雨。奕车妇女头上戴的是形如三角形的白色尖顶头帕,下身则着拉八短裤。这是因为生活在亚热带哀牢山区的奕车人擅开梯田种水稻,而栽秧割谷铲埂的农活,大多是妇女的活计。长裤登高埂、下水田均不方便。长期的水田生活和亚热带气候环境使奕车妇女的服饰趋于简化,而裤子则更加短化至紧身裸腿,近于泳装。奕车人脚下的木屐,曾让寻根的日本人感到惊讶,它们几乎就和日本的木屐一模一样。哈尼族的木屐叫阿友色偌,用软质木材砍削而成,下有两齿,屐前穿系一丫形结绳,夹在大脚丫里,即可行走。而有些妇女则干脆赤脚走来走去。这也是水田劳作和亚热带气候影响的结果。
   
      民族节日:哈尼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即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十月年”,还有“喝新谷酒”的习俗。届时唱歌跳舞、打摔跤、磨秋、射弩,热闹异常。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把宴席摆到街心,饭桌相连成长龙,进行长街宴,同喝“街心酒”,共庆新春佳节。表现了哈尼族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精神。哈尼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即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十月年”,还有“喝新谷酒”的习俗。届时唱歌跳舞、打摔跤、磨秋、射弩,热闹异常。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把宴席摆到街心,饭桌相连成长龙,进行长街宴,同喝“街心酒”,共庆新春佳节。表现了哈尼族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精神。民族风情:哈尼族有尊老爱幼的美德,至今仍在村村寨寨蔚然成风。无论见到熟人或生人总是笑脸相迎,亲切问候。
3 K( a, q: j, w" v, P- {- K6 K

4 U: ~; c6 t2 a7 P& K: g' |, f/ V* E1 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