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再林主席在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成立三十周年庆典大会上讲话 (讲话内容中文翻译稿) 尊敬的原中将觉温: 尊敬的(中央)政府代表和平委员会吴登佐副主席: 尊敬的中国外交部亚洲事务特使: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乡亲们、同志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和平与团结委员会”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最热烈地欢迎!向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各级干战致以最热烈地节日祝贺! 回顾过去峥嵘岁月,面对今天和平建设的成果,特区人民有理由为自己走过的路倍感自豪。 1970年缅共中央组建815军区,从东北军区抽调42名人员组成。1971年10月3日新队伍进入帕罗、帕良爱伲族地区,与当地海余、老二依飘为首的爱伲族武装组织结合,建立了815军区。1972年,我们分别和召勐板、克纳教为首的布朗族地方武装,以赵昆明、宰弄板为首的傣族地方武装结合,815军区是民族地方武装。历时18年。 1989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我与志同道合的战友们于当年6月7日和中央政府就实现和平达成一致。经中央政府批准于6月30日成立了“掸邦东部第四特区”。 三十年前的今天,四特区与中央政府友好协商,建立了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实行边疆民族区域自治的新特区。 建区三十年来,我们顺应历史潮流,选择了人民群众期盼的、拥护的、支持的和平路线。 建区后,第一件大事就实施了“六年禁毒计划”。1997年计划胜利完成,全区范围内禁种了罂粟。得到了中央政府、中国及国际社会认可。联合国禁毒署宣布我区为禁种罂粟的特区,履行了我们对中央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接着,我们实施了受群众欢迎的富民政策,特别是2002年推出的农业税费全免政策,让我区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满。通过“和团会”及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农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工业贸易、城市建设、民族团结、宗教事业和依法治区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改变了我区历史上的落后面貌。 四特区今天取得的每一项成果都是广大群众和特区干战共同奋斗的结果;这些成果,离不开联邦中央政府、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离不开佤邦、果敢等各民族武装组织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深知:以往所取得的成绩,仅仅是特区发展的一小步,未来要走的路还更长。今后,同志们要继续保持务实、谨慎的作风,发扬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依靠各族群众的智慧,坚持不懈推进和平事业。 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在国家的和平进程与民族和解上,我们仍将秉承21世纪彬龙精神,尽早与政府就NCA达成一致,通过政治对话,走永久和平道路。立足全局、协调各方,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加和平进程,确保我区长治久安。 在当前的形势下,还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集中精力开展经济建设。要注重长远规划,特别要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促进文教卫生、城镇工商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迈向更高的台阶。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结合缅甸实际向国际发展水平看齐,彻底摆脱历史遗留下来的不良影响。把特区建设成为依法守法、发扬民主、人人平等、环境优美、具有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 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关爱群众的宗教生活。1991年和平后不久,我们敬建了“勐拉和平塔”,之后分别敬建了“大金塔”,“勐瓦坐佛”和其它宗教建筑。引导全区人民坚守勐拉大金塔体现的博爱、和谐、友谊的精神,巩固和加强我区各民族大团结。 牢记军人使命,抓紧接班人培养。军队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为和平建设事业保驾护航。要切实做好接班人的培养,特别是对傣、爱伲、布朗和果敢等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确保我区“和平、团结、发展” 事业得到传承和发扬。 重视睦邻友好和合作共赢,积极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我区愿深化同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合作。让地处祖国边疆的四特区成为和平、繁荣、富裕的民族自治地区。做到人民满意,联邦中央政府肯定,国际社会赞誉。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乡亲们、同志们: 建区三十周年庆典既是我们对过去的回顾和总结,更是开启新征程的起点。在今后的征途上不管困难有多大,我们都将一如既往,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为实现全区各族人民美好的愿景,维护特区和平发展成果而努力! 谢谢大家! |
保护文化根脉 筑牢团结基石——第四特区全域铺开民族文化传承工
文化砺兵心 使命筑防线——书记处组织部率队赴民兵训练营开展慰
泼水佳节话双拥情谊,军民携手谱特区新篇——掸东同盟军积极组织
第四特区举行竺腊历1387年泼水节敬香祈福活动
聚焦政工能力提升,筑牢部队建设根基——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