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9月8日报道 9月3日,缅甸首届“21世纪彬龙会议”即和平大会在首都内比都顺利闭幕。“21世纪彬龙会议”的成功举办,展现了缅甸和平进程阶段性的良好开局,大会以迄今最开放的姿态迎接了各方代表,并设定了每6个月举行一次的会议机制。在外界看来,这场继承了1947年彬龙会议精神的大会,推动着缅甸和平进程的车轮又向前转动了一圈。 会议气氛平和融洽 著名的彬龙会议召开于1947年2月,当时缅族、掸族、克钦族和钦族领导人在缅甸北部掸邦彬龙镇签署了《彬龙协议》,同意建立统一的缅甸联邦,共同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然而,独立后不久,中央政府与地方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造成大小几十支少数民族武装长期存在。缅甸历届政府先后用武力或和谈方式试图解决民族问题,但一直未能全面结束内战而实现全国和平。 全国民主联盟(民盟)今年上台后,新政府和8支已签署全国停火协议的少数民族武装同意召开旨在实现永久和平的“21世纪彬龙会议”。 8月31日,“21世纪彬龙会议”拉开帷幕。原定开幕式上午9时45分开始,但不到9时,内比都的缅甸第二国际会议中心前厅已经挤满了各方代表和媒体记者。 代表们不是在接受采访,就是相互寒暄,毕竟对于版图面积等同于英国加法国之和的缅甸而言,山南海北的代表齐聚一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现场的气氛颇为愉快。尽管进入会议中心大厦的安检十分严格,但代表们都是有序接受。进入大厦前厅,则是毫无阻碍,大家均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交流。 穿梭在人群中,很随意的就可能和一个政党领导擦肩,抑或与一支武装的领袖面对面。有些许久不见的代表站一起用手机自拍,有些则主动摆好姿势,请记者们帮忙拍照,并不忘叮嘱记者记得把照片发给他们。 这次大会引起缅甸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尽管没有具体数字,但本报记者目测,与会媒体记者数以百计,规模毫不亚于去年11月备受关注的缅甸全国选举,以及今年3月总统新议会选举。 大会中央组委会在开幕前一天公布,政府、军方、少数民族武装、议会、各政党、观察员、外国使节、社会组织等各方共有1600多名代表将出席开幕式,此后每天出席讨论会的代表也有750人左右。 应邀出席会议开幕式的中国外交部亚洲事务特使孙国祥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么多代表出席,说明大家渴望和平,希望缅甸尽早实现和平,这符合缅甸国家和所有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开幕式中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会议主题歌表演《彬龙大会 团结为本》,由4名专业歌手演唱并由身穿各族服饰的演员伴舞,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声、轻快的舞蹈将大会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开放程度前所未见 相比以往类似的民族和解对话和会议,这次大会的一个最大突破就是开放。 首先,此次会议不设采访限制。只要进入会议中心大厦,记者就可以任意采访,在会议开始前,甚至可以走到会议厅最前排座位,采访最重要人物。开幕式开始后,记者并没有被请离会议厅,而是只要保持安静,就可以留在会场内,可以看到,有的记者在会议厅一层、有的在二层、有的在会场后排、有的则在旁侧,可以从容进行自己的报道工作。 其次,开放体现在全程电视直播。据记者所知,这在过去的民族和解对话和会谈中没有发生过。在大会开始前,大会主办方还公开消息,通告全体国民可以通过官方的缅甸电视台全程收看会议进程。 在会议第4天、各方代表结束发言后,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发表致谢词时说,为了让人民了解这次大会的全部讨论内容,我们进行了直播。通过直播,就是让大家了解,人民是和平大会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人们由此可以知道我们和平事业面临的困难,了解困难才可以寻找如何去克服的方法。她还说,我们不必担忧出现问题,有问题假装没有才令人担忧。 在大会闭幕的最后新闻发布会上,“21世纪彬龙会议”中央组委会成员、总统府发言人吴佐泰也说,这次大会的重要成果就是各个组织的立场被缅甸人民和国际社会所知,不光清楚各方存在多大分歧,也清楚存在有多少共识。 各方让步体现协商精神 在会议中,实力较强的佤联军代表因会务安排问题中途退出大会,产生一定影响。佤联军随后以政党佤邦联合党名义就退出发表声明,除了对某些安排不满外,还表达了两点:其一是肯定和平、支持和平、期望和平并对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为民族和解与和平表示由衷钦佩,其二是表明退出并非反对和平大会。 和平委员会副主席吴登佐向佤联军总司令鲍友祥发表公开致歉信,先对佤联军代表出席“21世纪彬龙会议”表示感谢,然后就大会组织不周导致的不顺利请求谅解。以中央政府名义向少数民族武装组织公开致歉,这至少在近年是来从没听说过的事情。 另外,据记者了解,在开幕式的发言安排中,原本不包括尚未签署全国停火协议的组织代表。而经过协商,克钦独立组织副主席恩版腊作为未签字武装代表发表致辞。当有些少数民族武装组织对安排座位的位置不满时,大会组委会也协助调整座位。 本次会议上,各方都同意以全国停火协议的方式对话协商。协商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方式。本次大会在处理问题时的灵活,临时调整,没有死守既定安排,这就体现了协商精神。 就各方代表在大会上所提的分歧和共识,大会中央组委会成员、总统府发言人吴佐泰用一个比喻来评论称,有些组织提出的意见就像在市场的最高报价,但能成交的价格不会是最高报价,而是可以“讨价还价”的意见。 另一中央组委会成员、掸民族民主联盟党员赛觉纽说,各方都让步,都往中间凑,相信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希望四年后实现完全和平 大会结束时并未签署什么协议,也有人据此认为此次大会“没有成果”。其实,这次大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21世纪彬龙会议”制度化、常态化。 在开幕式召开当天,大会中央组委会宣布,本次会议为首届“21世纪彬龙会议”,以后将每6个月举行一次,照此延续。组委会还提出了一个希望,那就是2019年或2020年时就不必再举行这一会议——期待那时缅甸已经实现了全国完全和平。 以对话协商方式解决分歧、实现停火和和平,这是与会代表们普遍表达的意愿。尽管各自立场不同,但代表们出席这个会议正是为和平而来。 在缅甸政府承认的21支少数民族武装中,有17支武装代表正式应邀与会,一支武装代表作为观察员出席,尽管还有三支武装因某些问题未能达成一致,但他们无论在会前还是会后也都表达支持“21世纪彬龙会议”,表示了愿意参与的姿态。 昂山素季在大会结束前的致谢词中动情地呼吁“我们现在的工作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她提到“人生不过百年”,希望与会者认真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消除仇恨、减少猜疑,为后代留下有价值的遗产。 大会主持人最后宣布“21世纪彬龙会议”成功举办,希望到场的“兄弟姐妹们”六个月后重聚于此。新会议机制的确立,为缅甸和平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它需要缅甸人用一次次对话和协商去浇灌,直到结出完全和平的果实。 |
保护文化根脉 筑牢团结基石——第四特区全域铺开民族文化传承工
文化砺兵心 使命筑防线——书记处组织部率队赴民兵训练营开展慰
泼水佳节话双拥情谊,军民携手谱特区新篇——掸东同盟军积极组织
第四特区举行竺腊历1387年泼水节敬香祈福活动
聚焦政工能力提升,筑牢部队建设根基——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